新闻动态

背下来,适合临时被提问时,大脑空白的你

         发布日期:2025-10-08 10:35    点击次数:69

- 专注演讲表达培训 -

今天来聊一个话题:如何解决临时被提问时,大脑空白的问题?

开会时被突然点名,大脑一片空白,半天说不出完整的话;

面对客户临时抛出的质疑,明明心里有答案,却不知从何说起;

事后回想,满是“当时我怎么没想到这么说”的懊悔……

如果你也曾遇这些情况,别急着否定自己的逻辑或沟通能力,很可能只是缺少应对临时提问的实用技巧。

图片

一、表达卡壳的本质:压力下的思维断流

当被突然提问时,很多人会出现大脑一片空白的情况。

这通常不是因为知识储备不足,而是压力下的生理反应

——肾上腺素飙升,导致短期记忆提取困难。

图片

【案例】

在项目评审会上,总经理突然提问:"为什么这个项目进度比计划延迟了两周?"

❌ 慌乱回答:

"因为...开发遇到了一些技术问题,还有就是资源有点紧张..."

✅ STP冷静法回应:

(沉稳地重复问题)"关于项目进度延迟的问题,主要有三个原因(结论)。

第一,客户需求发生了重大变更,增加了3个新功能点;第二,我们遇到一个技术难题,团队用了5天时间攻关解决;第三,一名核心开发人员因病请假3天(依据)。

我们已经采取赶工措施,下周就能追回进度(行动)。"

二、提前准备:从"被动应对"到"主动预判"

职场中的突发问题往往具有重复性。

统计显示,80%的临时提问都围绕资源分配、进度管理、成本控制等有限主题。

建立个人应答素材库能显著提升应对能力。

图片

【案例】

在医院董事会上,有人质疑:"为什么设备采购预算比去年增加40%?"

❌ 低效回应:

"设备老化需要更新,而且现在技术发展很快..."

✅ 高效回应:

"预算增加主要基于三个必要性(总起)。

第一,政策要求:按照国家卫健委最新标准,三级医院必须配备新一代影像设备;第二,数据支撑:现有设备故障率已达15%,维护成本同比上升50%;第三,效益分析:新设备可将检测时间缩短40%,每年多服务3000人次(分述)。

建议分两年逐步更新,优先采购急诊和重症科室设备(建议)。"

三、即兴表达框架:万能衔接结构

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,人类短期记忆通常只能保持4-5个信息块。

使用结构化表达框架可以帮助组织和提取信息,降低认知负荷。

图片

【案例】

在产品发布会上,有客户突然问:"为什么选择现在发布新一代产品?"

❌ 散漫回答:

"我们觉得时机成熟了,技术也准备好了..."

✅ PREP+模型回应:

"现在发布是最佳时机(Point)。

首先技术已经成熟,新产品解决了续航和散热两个核心痛点;其次市场时机合适,竞争对手的产品周期正处于空窗期(Reason)。

例如我们调研显示,68%的用户表示正在等待更好的解决方案(Example)。

因此现在发布能最大化市场影响力(Re-point)。

预计可获得30%的早期用户转化率(+)。"

四、日常训练方案

1、3-3-3练习法

每天3分钟:随机选择一个工作相关话题进行自拍视频演练

每周3次:模拟不同压力场景(被质疑/被打断/被追问)

每月3个:攻克特定类型的难题(资源申请/进度汇报/危机处理)

2、表达清单自检

每次练习后核对:

· 是否在10秒内明确观点?

· 是否提供具体数据或案例?

· 结论是否指向具体行动建议?

3、进度可视化

设置阶段性目标:

· 阶段一:能流畅回应常见工作问题(2周)

· 阶段二:能应对带压力的质疑(2周)

· 阶段三:能进行有说服力的即兴演讲(4周)

写在最后

表达能力的提升是一个渐进过程。

最初可能会觉得刻意套用框架显得生硬,但经过20-30次练习后,你完全可以从“张口结舌”到“对答如流”。

你可以自己训练,也可以找到搭档一起训练。一个人也许可以走得很快,但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。

如果你想加入一个正能量的环境,通过系统地学习,科学地训练,和一群优秀的管理者共同精进演讲表达能力,你可以加入我的【年度演讲特训营】。

从自信建设,到思维拓展,从逻辑构建,到即兴发挥,从气场打造,到情商培养,从金句设计,到素材积累,一步步、扎扎实实地打磨自己。

告别曾经那个害怕上台发言、嘴笨的自己,不要让自己的嘴,再拖事业发展的后腿!

人生每前进一步,都需要语言来开路,

在职场,既要干得漂亮,又要说得精彩!

练好表达,是这辈子最划算的事!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 
友情链接:

Powered by 5000元一个月一天是多少钱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